跳转至

南京大学 ICS PA 实验纪实

7088 个字 196 行代码 2 张图片 预计阅读时间 26 分钟

Abstract

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实验。

实验指导文档:https://nju-projectn.github.io/ics-pa-gitbook/ics2022/

一个一直听朋友、学长称赞的实验,寒假做了一下,很爽,也学到了一些,这里会记录一下学到的零散东西以及一些痛苦 debug 经历(

对于这套实验还是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的,相关感悟和思考在 blog 「杂谈」由 PA 实验引发的一些思考

实验概述

整个实验逐步引导完成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构建,包括底层的 NEMU 模拟器,运行时环境 AbstractMachine(AM,在其上的简易操作系统 NanOS-lite,以及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库 Navy-apps

一共分为 5 个部分,PA0 配置环境,PA1 完善 NEMU 的调试器功能,PA2 模拟 NEMU 指令运行以及补充 AMPA3 完善 NEMU 的中断 / 异常处理、实现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以及简易文件系统功能,PA4 在操作系统中实现多道程序的运行、虚拟内存管理以及外部中断处理。

细分每个实验的内容以及涉及到的源码部分,我整理了如下一个表格供参考:

PS:其中 AM 由五个部分组成,TRM(图灵机模拟)简单而且已经实现好了,IOE 为输入输出扩展,CTE 为上下文管理扩展,VME 为虚拟内存管理扩展,还有一个 MPE(多处理器扩展)在 PA 中不使用。klib 为简单的运行时库,提供给 AM 和操作系统使用。

总而言之有了计算机系统课以及 RISCV 手册阅读的基础,大部分实验还是比较轻松的,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较为痛苦的就是 debug 时一些奇怪的问题以及最后 PA4 中之前没有接触过的虚存管理的内容了。后面记录一些还能回忆起来的问题(其实是做的过程中懒得记录

PA0

这部分就是配置 Linux 环境以及获取源码。Ubuntu 安装就还是正常,UltraISO 准备启动盘,然后进 BIOS U 盘启动,根据指导安装。这次遇到的几个联想的坑(我的 win 电脑是联想小新 Air 14+

  • 联想会自动开启 BitLocker 保护磁盘,这种情况下 Ubuntu 无法安装,需要回到 Win 中关掉 BitLocker(时间较长)
  • 我这台联想开机会立即启动 Windows,没有联想 Logo 页面(Windows 开机界面的 Windows 被替换成了联想小新,这不算开机 logo 的部分,所以要在按下电源键后马上按 F2 才能进入 BIOS
    • 而且那个 FnLock 在这个时候有没有用不清楚,Fn+F2 不行就单独 F2
  • 我这台的 BIOS 界面是“优化”过的,不是老式那种蓝灰界面,甚至启动项里找不到 USB,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启动
    • 正确操作是在关机情况下直接按 F12 右侧的“五角星 S”特殊功能键,便会出现页面直接选择进入 BIOS 还是选择启动方式,这里就有 USB

关于 Ubuntu 的配置,我的流程大概就是:

  • 安装一系列字体,改壁纸
  • gnome tweaks 调系统字体和窗口三个按钮(关闭隐藏最大化)调到左上角
  • zsh,装 oh-my-zshpowerlevel10k 主题以及插件,添加 vim 配置
  • 装一些命令行常用的工具
  • 装中文输入法
  • V2rayN FireFox 上用 Bing 搜索安装 Chrome,安装 vscode,并同步设置

几个 Ubuntu 上还没搞好的问题:

  • 想要禁用 Logi MX Master 2S 鼠标的无限滚动,但没有 Options,网传的 Solaar 工具里也找不到这一设置
  • 想要修改 CapsLk 的行为到与 mac 一致,win 上有 AutoHotkey 可以用,Linux 上没找到好用的替代
    • 其实 tweaks 里有设置可以更改 CapsLk 的行为,但是貌似没有效果,大概是个 bug,可以搜到类似 bug 但没看到解决办法

反正鼓捣了半天就能用就行了。

实验代码 git 跟踪

整套实验代码有一个很有趣很神奇的功能,就是在每次编译、运行的时候都会自动提交修改,并生成一条 commitPA 中称之为“开发跟踪”,通过这个手段来记录实验流程,并检查是否存在作弊行为。

这一功能的实现得益于整个框架都使用提供好的 Makefile,且编译运行都通过 make 来进行。其原理为:

  • 根目录下 Makefile
    STUID = ...
    STUNAME = ...
    
    GITFLAGS = -q --author='tracer-ics2022 <tracer@njuics.org>' --no-verify --allow-empty
    
    define git_commit
        -@git add $(NEMU_HOME)/.. -A --ignore-errors
        -@while (test -e .git/index.lock); do sleep 0.1; done
        -@(echo "> $(1)" && echo $(STUID) $(STUNAME) && uname -a && uptime) | git commit -F - $(GITFLAGS)
        -@sync
    endef
    
    • 定义了一个函数 git_commit
      • add 所有内容(NEMU_HOME/.. 即为实验根目录)并确保完成
      • 将参数、学号姓名、系统信息作为 commit message 进行 commitauthor GITFLAGS 中指定
  • NEMU 的相关 Makefile
    -include $(NEMU_HOME)/../Makefile
    
    compile_git: 
        $(call git_commit, "compile NEMU")
    $(BINARY): compile_git
    
    run-env: $(BINARY) $(DIFF_REF_SO)
    run: run-env
        $(call git_commit, "run NEMU")
        $(NEMU_EXEC)
    gdb: run-env
        $(call git_commit, "gdb NEMU")
        gdb -s $(BINARY) --args $(NEMU_EXEC)
    
    • 导入了前面的 Makefile
    • 编译时添加了依赖 compile_git,其中会调用 git_commit 函数进行 commitmsg 开头为参数 compile NEMU
    • 对于 run gdb,在编译后、运行前还会多加一条 run NEMU gdb NEMU 的空 commit msg 作为记录

由于实验从头到尾都跑在 NEMU 上(native 测试不算,所以每次修改、运行都会经过这些部分,进行 commit 记录,达到自动跟踪的目的。

PA1

PA1.1

PA1.1 实际需要写的部分很简单,只要读读源码就能写出来。在读源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库函数 getopt_long。之前一直以为 C 语言命令行参数都是靠手动提取解析的,原来还有一个专门的库函数用来干这个,大概使用方式就是:

#include <getopt.h>
static int parse_args(int argc, char *argv[]) {
    const struct option table[] = {
        {"batch", no_argument      , NULL, 'b'},
        {"log"  , required_argument, NULL, 'l'},
        {"help" , no_argument      , NULL, 'h'},
        {0      , 0                , NULL,  0 }.
    };
    int o;
    while ((o = getopt_long(argc, argv, "-bhl:", table, NULL)) != -1) { // l 后冒号表示后面需要参数
        switch (o) {
            case 'b': ...; break;
            case 'l': log_file = optarg; break; // optarg 为等号后的字符串
            case 1: ...; break; // 直接传入的参数,不是选项
            default:
                // print help message
                exit(0);
        }
    }
    return 0;
}

剩下的 PA1 好像也没什么好记的了。表达式求值和监视点都还算好写。

PA2

PA2.1

这部分是完善 NEMU 的译码、执行过程。这个部分在 ics2022 版的 PA 中写的很神奇,让 riscv 的译码写起来更清晰简洁。具体来说都是通过宏来实现的。

具体来讲就是定义了这么几个宏 / 函数:

__attribute__((always_inline))
static inline void pattern_decode(const char *str, int len,
    uint64_t *key, uint64_t *mask, uint64_t *shift) {
  ... // 从 str 中解析出 key, mask, shift
      // 对应位如果是 1 则 key 该位为 1,如果是 ? 则 mask 该位为 0
      // 最终效果为匹配上的指令 (inst >> shift) & mask == key
}
#define INSTPAT_START(name) { const void ** __instpat_end = &&concat(__instpat_end_, name); 
#define INSTPAT_END(name) concat(__instpat_end_, name): ; }
#define INSTPAT_INST(s) ((s)->isa.instr.val)
#define INSTPAT_MATCH(s, name, type, ... /* execute body */) { \
    decode_operand(s, &dest, &src1, &src2, &imm, concat(TYPE_, type)); \
    __VA_ARGS__; \
}
#define INSTPAT(pattern, ...) do { \
    uint64_t key, mask, shift; \
    pattern_decode(pattern, STRLEN(pattern), &key, &mask, &shift); \
    if ((((uint64_t)INSTPAT_INST(s) >> shift) & mask) == key) { \
        INSTPAT_MATCH(s, ##__VA_ARGS__); \
        goto *(__instpat_end); \
    } \
} while (0)

然后是两个函数,一个用来根据类型解码操作数,一个用来解码指令(包括译码和执行

static void decode_operand(Decode *s, int *dest, word_t *src1, word_t *src2, word_t *imm, int type) {
    uint32_t i = s->isa.instr.val;
    int rd  = BITS(i, 11, 7);
    int rs1 = BITS(i, 19, 15);
    int rs2 = BITS(i, 24, 20);
    *dest = rd;
    switch (type) {
        case TYPE_I: src1R();          immI(); break;
        case TYPE_U:                   immU(); break;
        case TYPE_S: src1R(); src2R(); immS(); break;
        case TYPE_R: src1R(); src2R();         break;
        case TYPE_B: src1R(); src2R(); immB(); break;
        case TYPE_J:                   immJ(); break;
    }
}

static int decode_exec(Decode *s) {
    int dest = 0;
    word_t src1 = 0, src2 = 0, imm = 0;
    s->dnpc = s->snpc;
    INSTPAT_START();
    INSTPAT("0000000 ????? ????? 000 ????? 01100 11", add, R, Reg(dest) = src1 + src2);
    ...
    INSTPAT_END();
    Reg(0) = 0;
    return 0;
}
  • INSTPAT_START INSTPAT_END 两个宏构成了一组大括号,在末尾创建了一个标号,并在开头获取了其地址
  • INSTPAT 宏展开后首先通过 pattern_decode 获取 key mask shift,然后通过 INSTPAT_INST 获取指令值并检测是否匹配
  • 如果匹配则进入 INSTPAT_MATCH 宏中,然后 goto 到结尾标号结束当前指令
    • INSTPAT_MATCH 宏中首先调用 decode_operand 函数,根据传入的指令类型提取对应的操作数到 decode_exec 的局部变量中
    • 然后 __VA_ARGS__ 将最后一个参数展开并执行,也就是指令的执行部分
    • 通过 Reg 宏即可访问读写寄存器

整体看来这个设计是非常巧妙的,虽然宏看起来比较复杂难懂,但最终实际上要加的就是针对每一种指令增加 INSTPAT 一行的内容,而且指令名、类型、作用都清晰的体现在一行语句中了。缺点大概是一条指令有多种效果的时候(例如 ecall mret csr 指令等)挤在一起看起来不太优美(

有了之前系统实验时读 RISC-V 的基础,对着 RISC-V 非特权级 ISA 页面一条条指令抄在里面就可以了。实际运行起来才发现还有 RV32M 的扩展,几个指令也需要实现一下,后续再补充到那个页面。

这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关于几个 M 扩展指令的操作数类型强转、溢出、除零处理等了。

PA2.2

PA2.2 前半部分在实现一些库函数内容,包括 string.h 的一些函数(实现 memcpy 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潜在 bug,后面 PA3.3 再说,以及 stdio.h sprintf 函数,后面 PA2.3 结合串口设备实现 printf 函数,这里是 PA 以来第一次痛苦调试,放在后面写。

除了这些,后半部分实现各种 trace 也没什么难度,这里我把它们都理解为了通过 sdb 命令输出 trace,实际上直接 Log 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不需要搞那么复杂。然后就是 difftest

原先听到 difftest 我还以为是什么高深的技术,仔细一看原来就是“对拍”,用自己实现的 NEMU 和更准确的 Spike 在每条指令运行后对寄存器的值进行对比,确保指令的执行没有错误。看一看源码其实也是很清晰的。在调试的时候也一直开着 difftest,没出现过什么问题,直到后面加上异常处理之后帮我捕捉到了几个额外的异常,后面再说。

PA2.3

RISC-V 通过 MMIO 来实现设备通信。原理大概就是 NEMU 中各个设备分别创建一些空间,然后将这些空间映射到指定的地址上,并且注册一个 callback 函数。在访存的时候如果地址不落在物理地址范围内,则尝试搜索地址是否在某一个设备映射的空间中,如果是的话,对于读取先调用 callback,这时可以在实际读取数据之前更新值,对于写入则写入后调用 callback 函数处理新的值。

串口

对于串口,相应代码已经提供好了,callback 函数会要求一定是写入,且写入的长度一定是一个字节。接收到一个字节后则通过 putch 来输出。在 AM 中,TRM 部分就提供了 putch 函数,函数体就只有 outb(SERIAL_PORT, ch); 来向串口地址写入字节进行输出。

根据这个功能就可以实现 printf 了。由于 printfsprintf 工作原理都类似,区别在于输出的位置,所以可以将共用的部分提取出单个函数 vprintf,并且接收一个函数用来输出单个字符。由于 printf 参数不固定,所以就需要使用 va_ 相关的功能了。printf sprintf 本身就是接收一下参数然后传给 vprintf(在系统实验里学来的,所以它们两个写起来就是:

int printf(const char *fmt, ...) {
    int res = 0;
    va_list ap;
    va_start(ap, fmt);
    res = vprintf(putch, fmt, ap);
    va_end(ap);
    return res;
}

static char *__out;
void sputch(char ch) { *__out++ = ch; }

int sprintf(char *out, const char *fmt, ...) {
    int res = 0;
    va_list ap;
    va_start(ap, fmt);
    __out = out;
    res = vprintf(sputch, fmt, ap);
    *__out = '\0';
    va_end(ap);
    return res;
}

主要的处理都在 vprintf 中。当时我就直接抄系统二给的 printf 代码了,没想到被坑的超惨,全是 bug。不过主体没什么问题:

int vprintf(void (*putch)(char), const char *fmt, va_list ap) {
    int in_format = 0, longarg = 0; size_t pos = 0;
    for ( ; *fmt; ++fmt) {
        if (in_format) {
            switch (*fmt) {
                case 'x': ...
                ...
            }
        } else if (*fmt == '%') {
            in_format = 1;
        } else {
            putch(*fmt); pos++;
        }
    }
    return pos;
}
当时写完之后跑起来没啥问题,但是后来写时钟的时候发现了两个问题:
  1. 对于 64 位数,输出的结果并不正确,很乱,差别很大
  2. 对于无符号数,输出乱七八糟,甚至会输出 .)/( 这种一堆乱糟的字符

重新审视了一遍系统二的代码,发现即使是无符号输出,虽然 va_arg 获取参数的时候都写了 unsigned,但最后循环计算输出位的时候中间变量仍然都是 signed 的,改过来后输出不乱套了,但是 64 位输出仍然有问题。

我甚至还看了汇编代码,发现了一些诡异的事情,就是正常来讲函数的参数会依次放入 a0 a1 a2 ... 寄存器中,但是对于 64 位数据,会跳过 a1 放入 a2 a3 中,例如:

printf("%d %d", 123, 456);
    a0 -> address of "%d %d"
    a1 -> 123
    a2 -> 456

printf("%lld", 0x1234567890);
    a0 -> address of "%lld"
    a2 -> 0x34567890
    a3 -> 0x12

我一度以为这是编译器错了,但即使是 riscv gcc 又怎么会出这种错误呢。在纠结甚至打算放弃的时候我又到 Compiler Explorer 上试了一下,发现确实就是这样编译的,很神奇。所以问题肯定还是出现在 vprintf 内部了。

万恶之源是 vsc uint64_t 提示成了由 unsigned long typedef 而来的,所以我就理所应当的认为用 va_arg 获取一个 64 位数的时候使用 va_arg(ap, long) 是正确的,系统二也是这样写的。而问题就在于 vsc 提示的来源是 x86 gcc 内部的,而不是 riscv 的。printf 输出一下 long 的大小的话可以发现也是四个字节……所以在用到 64 位数的时候明确的写出 int64_t uint64_t 就好了。

时钟

时钟其实写起来问题不大的,不过做时钟的时候正是需要 printf 64 位无符号数的时候,这时发现了上面说到的 printf bug,调起来就相当痛苦了。

通过阅读源码发现,NEMU timer callback 函数只有在 offset == 4 也就是读取高 32 位的时候会刷新时间,所以不更改这里的话就需要先读取高 32 位再读取低 32 位,然后合并得到 64 位时间戳。

大概 PA2 需要注意的就这些了,后面键盘、VGA 都还好实现,也没出啥问题。

PA3

PA3.1

PA3.1 需要完成异常处理,实现特权指令和一堆 csr 指令。以及后面异常事件的分发,上下文的保存和恢复,这倒是都蛮简单,没啥可记的。

CSR 指令都还好办,虽然 verilog 编写硬件的时候痛苦面具,但是这里就很清晰了,直接写一个读一个写就好,而且可以将所有 csr 指令都当作 I 型,这样解析出的立即数就是 csr 寄存器编号了。

ecall mret 的话就有一点头疼了,虽然表面上做的就是跳转到 mtvec 或者 mepc 位置,但是为了使 difftest 通过还需要按照要求修改 mstatus 的值。在 RISC-V 特权级 ISA 的最后我梳理了异常处理的流程,包括了 ecall mret 期间的全部效果:

ecall mret 效果

ecall 时:

  • 将发生异常的指令地址保存到 mepc 寄存器
  • 将中断类型码保存到 mcause 寄存器(11 表示从 M 模式发出的 ecall
  • 如果中断带有附加信息,将其保存到 mtval 寄存器(这里忽略)
  • 如果是外部引发的中断,令 mstatus[MPIE] = mstatus[MIE](保存,然后令 mstatus[MIE] = 0(关闭中断)
  • 将当前特权模式保存到 mstatus[MPP]
  • 将当前特权模式设置为 Machine 模式
  • 根据 mtvec 寄存器的设置,跳转到对应中断响应程序

mret 时:

  • mstatus[MIE] = mstatus[MPIE](恢复,然后令 mstatus[MPIE] = 1
  • 将当前特权模式设置为 mstatus[MPP] 中保存的值
  • mstatus[MPP] 设置为 U 模式
  • pc 值设置为 mepc 值,即跳转回中断前的程序

由于 mstatus 寄存器每一位有自己的作用,所以使用 union 是一个方便的选择(其实到 PA4 我才转到 union,之前都是位操作

union {
    struct {
        uint32_t UIE: 1, SIE: 1, WPRI_0: 1, MIE: 1;
        uint32_t UPIE: 1, SPIE: 1, WPRI: 1, MPIE: 1;
        uint32_t SPP: 1, WPRI_1_2: 2, MPP: 2, FS: 2;
        uint32_t XS: 2, MPRV: 1, SUM: 1, MXR: 1;
        uint32_t TVM: 1, TW: 1, TSR: 1, WPRI_3_10: 8, SD: 1;
    } part;
    word_t val;
} mstatus;

所以在 ecall 时做的操作就是:

if (cpu.priv == 3) s->dnpc = isa_raise_intr(11, s->pc);
else if (cpu.priv == 0) s->dnpc = isa_raise_intr(8, s->pc);
else assert(0);
// 其中
word_t isa_raise_intr(word_t NO, vaddr_t epc) {
    cpu.mepc = epc;
    cpu.mcause = NO;
    cpu.mstatus.part.MPP = cpu.priv;
    cpu.priv = 3;
    cpu.mstatus.part.MPIE = cpu.mstatus.part.MIE;
    cpu.mstatus.part.MIE = 0;
    return cpu.mtvec;
}
在 mret 时做的操作:
s->dnpc = cpu.mepc;
cpu.mstatus.part.MIE = cpu.mstatus.part.MPIE;
cpu.mstatus.part.MPIE = 1;
cpu.priv = cpu.mstatus.part.MPP;
cpu.mstatus.part.MPP = 0;

PA3.2

这部分也算是实现起来比较复杂的了,因为要实现 ELF 文件的加载。

ELF 加载

可以通过 elf.h 导入一些结构体来进行解析。首先最开头的是 ELF 头(Ehdr,先读取然后判断魔数以及机器类型:

Elf32_Ehdr ehdr;
fread(&ehdr, sizeof(ehdr), 1, fp);
assert(*(uint32_t*)ehdr.e_ident == *(uint32_t*)ELFMAG);
assert(ehdr.e_machine == EM_RISCV);
接着根据 ehdr.e_phoff 找到程序表头,然后读取 ehdr.e_phnum 个 Phdr:
Elf32_Phdr *phdr = (Elf32_Phdr*)malloc(sizeof(Elf32_Phdr) * ehdr.e_phnum);
fseek(fp, ehdr.e_phoff, SEEK_SET);
fread(phdr, sizeof(Elf32_Phdr), ehdr.e_phnum, fp);
然后遍历程序表,判断 p_type,如果是 PT_LOAD 则说明是需要加载的部分,然后复制 p_filesz 个字节到 p_vaddr 位置,后再附加 p_memsz - p_filesz 个字节的 0(bss 段)即可。最后 loader 需要返回程序入口地址,即 ehdr.e_entry。

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的实现也很简单,前面在 CTE 中将 a7 -1 ecall 识别为了 yield(底层的 yield 而非系统调用的 yield,剩余的都可以识别为系统调用,指定为 EVENT_SYSCALL,然后处理就在 NanOS-lite 中了,irq.c do_event 接收 event,识别为 EVENT_SYSCALL 后调用 do_syscall,然后再根据 a7 的值进行相应的系统调用即可。这里要记得将 mepc 4 否则会死循环。其实可以针对 EVENT_YIELD EVENT_SYSCALL 都进行 mepc += 4,而后面的硬件中断例如时钟中断则不需要。

在软件层面的系统调用是在 navy-apps libos 中的,每个系统调用函数(_exit、_open 等)都会调用 _syscall_ 函数,其中是内联汇编布局寄存器后执行 ecall 指令,然后返回 a0 的值。系统调用函数只需要 return _syscall_(SYS_..., ...) 即可。所以整个系统调用过程是从 Navy-apps 申请开始,NEMU 执行 ecall 指令转到 AM 提供的异常处理程序,然后分发给 NanOS-lite 处理,再一层层返回。可见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软硬件协同的例子。

而这一部分需要实现 yield exit write brk 系统调用,前两个没什么问题,brk 这里也比较好写,因为进行的并不是真正的堆管理,而是模拟达到了类似能跑的效果。

write 在写的时候就出了一点问题,运行起来一直都是 printf 只会输出一个字符,很奇怪,我当时又怀疑是 printf 出了问题。最后逐一排查发现是 write 系统调用的返回值没有传出去,导致输出一个字符就结束了。

PA3.3

这一部分要完善一个简易的文件系统(内容固定、大小固定、没有目录……,然后将设备抽象为虚拟文件,再完善 Navy-apps 的一系列库来运行起各种各样的程序。

文件系统

这里的文件系统整体存储在 ramdisk.img 中,通过 resource.S 中的 .incbin 加载进来。然后每一个文件都可以通过一个结构体来记录:

typedef size_t (*ReadFn) (void *buf, size_t offset, size_t len);
typedef size_t (*WriteFn) (const void *buf, size_t offset, size_t len);
typedef struct {
    char *name;
    size_t size;
    size_t disk_offset;
    ReadFn read;
    WriteFn write;
    size_t open_offset;
} Finfo;
然后通过一个 Finfo 的数组来在文件描述符和 Finfo 之间进行映射。这里还有一个我觉得很巧妙的地方,就是在编译 Navy-apps 的过程中,所有可执行文件和素材都会存在 fsimg 文件夹下,然后 Makefile 中的脚本会将其打包成一个 ramdisk.img,然后同时提取出 name、size、disk_offset 的信息格式化到一个 files.h 中。在定义 Finfo 数组的时候直接 include 进来,就在编译时完成了文件系统全部内容的初始化。

对于虚拟文件,直接定义的时候加上对应的名字,然后指定特有的 read write,在执行 fs_read fs_write 的时候如果 read write 不为 NULL 则调用,否则调用 ramdisk_read ramdisk_write,这样就实现了这个文件系统的基本功能。

enum { FD_STDIN, FD_STDOUT, FD_STDERR, FD_FB, FD_EVENTS };
static Finfo file_table[] = {
    [FD_STDIN]  = { "stdin", 0, 0, invalid_read, invalid_write },
    [FD_STDOUT] = { "stdout", 0, 0, invalid_read, serial_write },
    [FD_STDERR] = { "stderr", 0, 0, invalid_read, serial_write },
    [FD_FB]     = { "/dev/fb", 0, 0, invalid_read, fb_write },
    [FD_EVENTS] = { "/dev/events", 0, 0, events_read, invalid_write },
    {"/proc/dispinfo", 0, 0, dispinfo_read, invalid_write },
#include "files.h"
};
除此之外 Finfo 还需要维护 open_offset,这里我当时理解错了,实际上应该是距离 disk_offset 的偏移,而我理解为了在 ramdisk 中整体的偏移,不过实现后的最终效果还是一样的。

load 对齐异常

这个问题也 debug 了好久,说起来也很神奇,这个 bug 来自 PA2.2 但一直没发现,直到 PA4.1 才通过 difftest 发现,而实际出问题的地方又是在 PA3.3 这里写过的 ramdisk_read

PA4.1 发现问题的时候很奇怪,difftest ref 莫名其妙地跳到了 mtvec 异常处理函数位置,而 dut 继续往下运行,导致 pc 出现了不同。返回去看出错的 pc 位置的指令,竟然是一条 load 指令。当时我还以为是什么奇怪的时钟中断啥的,毕竟关掉了 difftest 是完全可以跑起来的。

因为 difftest 发现异常后就退出了,不能让 ref 继续运行,所以当时我就困在这里了,以为不好再调试了。但突然反应过来再发生异常的时候,这时 trap 原因就已经存到 mcause 里了,而这时我是可以输出 ref mcause 的值的。一输出来看,竟然是 4,也就是 Load Address Misaligned。除此之外按照 RISC-V 的规定这时试图访问的地址会被存到 mtval 寄存器中,所以我又加了这个,然后同时输出,发现是 ramdisk 中的地址,而这个地址不是 4 的倍数。

我回忆起来之前文档中有一个地方说到了 Spike 不允许不对齐的访问,然后翻了一遍发现是在 PA2.2,同时里面也说了这大概是由于 klib 实现错误引起的。再深入调了一下发现确实,问题来自于 memcpy。我当时直接选用了 copilot 提供的写法,也就是先尝试一个 int 一个 int 拷贝,最后不到一个 int 了再逐 byte 拷贝。这里就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最开始的地址不是 4 的倍数,那么读取一个 int 就是不对齐的访问,虽然 NEMU 中没问题,但 Spike 认为出了问题,进入了异常处理。

所以解决方案是修改 memcpy,先拷贝字节到对齐的位置,然后再以 int 为单位拷贝。不过还是懒得写了,就全部逐字节拷贝了。

这里要完善定点算数 fixedpt 库,NDL 库,miniSDL 库。前两个都没什么大问题。

在实现 NDL_DrawRect 的时候最开始还是绕了一下的。它的目标是在显示器中画一个矩形,也就是将矩形的数据填写到 frame buffer 中,也就是写入 /dev/fb 这个虚拟文件。而我当时就被这个操作困住了,因为写的时候参数就只有 offset len,而需要表示的呢,是一个矩形的范围,所以我就想了一个非常沙雕的办法,将左上角 (x, y) 分高 16 位和低 16 位写入 offset,然后长和宽同样写入 len 中,最后在 fb_write 中特殊处理的到 x y w h。这样跑是能跑,但是一旦将 Navy-apps 放在 native 上运行就不行了(因为这时会使用 NDL 库,但底层的 fb 写入处理不是 NanOS-lite 做的,而是 native 做的

然后我讲这个问题交给了 copilot,它一下就写出来了,解决办法是通过 for 循环一行一行写入 fb…… 我真的是脑子锈住了(

然后比较痛苦的就是 miniSDL 库了,这时的运行就是软件调用 SDLSDL 调用 NDLNDL 写入 fbfb_write 写入 VGA 设备这样的关系。这个 SDL surfaceNDL canvasfb 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好好考虑的问题。

  • 只看 NDL fb
    • canvas 是记录在 NDL 中的全局数据
    • fb 中获取屏幕大小数据存在 screen
    • 绘图(DrawRect)的时候根据 canvas screen x y 计算出在屏幕上实际的位置坐标(canvas 相对 screen 居中)然后写入 fb
  • SDL,这时候只需要考虑它下一层的 NDL,而无需考虑 fb 的问题
    • SDL_UpdateRect(SDL_Surface *s, int x, int y, int w, int h); 实际上是提取 s 上从 (x, y) 开始的 w*h 大小的矩形,然后通过 NDL_DrawRect 画出来,此时的参数也是从 (x, y) 开始,宽高为 w h
    • SDL_FillRect 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填入 surface pixels 就好
    • SDL_BlitSurface(SDL_Surface *src, SDL_Rect *srcrect, SDL_Surface *dst, SDL_Rect *dstrect); 实际上在做的是将 src 上的一部分矩形内容拷贝到 dst 上指定的位置,具体位置和大小参考 SDL 文档。而且这里甚至不需要考虑 NDL,只要复制过去了就好

都调好之后就可以成功运行 NSlider、MENU、NTerm、Flappy Bird、仙剑奇侠传等提供好的程序了。最后的 execve 系统调用这里也只需要直接 load 一个新程序进来就可以了。

PA4

PA4.1

这一部分要实现线程上下文的创建,包括内核进程和用户进程,此外用户进程加载时还需要为其布局好 argc argv envp 的参数栈。

对于内核进程,要实现的有为 mstatus 赋初值、设置 mepc 为入口点、设置 a0 为参数,设置 sp 为栈空间开头等。用户进程类似。

而这里用户进程的加载则需要一个新的函数 context_uload 来完成,其中要进行参数的布局。具体来讲就是从栈顶(高地址)开始依次存放 envp 各个字符串,argv 各个字符串,空一个(envp 数组最后的 NULL,然后倒序存放 envp 数组(内容是指向前面各个字符串的指针,空一个(argv 数组最后的 NULL,然后倒序存放 argv 数组,最后存放 argc。然后用户栈从后面开始向低地址延伸。具体就很好实现了。

PA4.2

这一部分要实现分页机制,做这里的时候学校的系统课程还没有降到虚拟内存管理的部分,RISC-V 手册阅读当时也跳过了这里,可能理解的还是不够透彻,只是能跑而已,所以就不再这里详细写了。具体会在系统讲到的时候写到那里,以及 RISC-V 手册之后再详细读了之后再补充进去。

这里当时调试的一个困难是实现了分页机制之后 difftest mstatus 总是对不上,然后仔细修改了 ecallmret 的实现,结果异常号又对不上了(8/11,大概是特权级记录的问题。而且 ref 也会抛出 7 号异常,也就是 Store/AMO Access Fault,大概是分页机制导致的权限问题,根据实验手册的提示,给页表项加了些 flag 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特权级绕来绕去不太清楚怎么改,有点复杂。而且后面到了时钟中断就要抛弃 difftest 了,所以这里直接开摆了。

PA4.3

最后这部分时钟中断和抢占式调度其实都还好写。但是后面内核栈和用户栈切换看的有点迷迷糊糊了,可能是分页机制就不太熟的缘故,也是写得能跑就行了,这里就不记了,之后理解清楚了再补充。

总之这就是能回忆起来的全部值得一记的内容了。

遗留问题

第一遍刷 PA,也想着既然有了点基础,那就尽快完成(留出的时间还能干点别的,虽然说必做任务都完成了,但是还是有一些选做任务还没做,留了一点遗憾。以后有机会二刷的时候再完整完成(我估计可能会咕

  • PA2.2 trace 有点误解了,我以为都是在 sdb 中通过命令手动输出的,但其实在触发的时候直接 Log 出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PA2.2 klib 没有进行测试,写完了直接开跑
  • PA2.3 声卡实现了,但是听起来有杂音,可能是写的有点问题,没再细调,后面声卡相关的选做也没再做
  • PA2.3 最后选做的优化 LiteNES、在 NEMU 上跑 NEMU 的两个实验看起来挺有趣,但没做
  • PA3.2 选做的”支持多个 ELF ftrace“没做,还要读取、还要解析、还要计算,懒得写了(x
  • PA3.3 Navy 上运行 am-kernels、fceux、oslab 以及带声音的程序,这些选做都没做
  • PA3.3 自由开关 difftest,快照功能都没做,因为我好像也没怎么用过 sdb 来调试,而且 difftest 不用的时候我就直接关掉了
  • PA4.2 添加分页机制后暴露出了 NEMU 的特权级管理没做好,导致 difftest 出现了问题(mstatus 对不上,或者访存权限异常,调了半天没调好,暂时放弃了(反正快到时钟中断也要抛弃 difftest
  • PA4.3 内核栈用户栈切换,还有前面的分页机制配合起来,可能还需要再深入理解理解
  • PA4.3 最后选做的运行 ONScripter 部分都没有做(有声音和磁盘的内容)
  • 最后关于 ISAx86 的看起来也有点意思(虽然取指译码看起来有些繁琐,而且以后应该也会较多接触,或许可以看看。mips 的后期看起来就有点痛苦面具,包括 difftest 分支延迟的处理,还有奇怪分页机制什么的,可能不会尝试

最后更新: 2023年2月2日 13:07:41
创建日期: 2023年2月2日 00:02:12
回到页面顶部